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,管理学、理学、农学、文学、经济学、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,水利特色鲜明的工程类本科高校,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,2004年更为现名。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,2008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。2011年先后被批准为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,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。2013年被总参谋部、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,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,2017年被授予第一届“江西省文明校园”荣誉称号,同年被列入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,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,我校成功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,“军旗升起的地方”——江西省省会南昌市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2046.9亩,校舍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,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.23亿元。馆藏中文纸质图书132.99万册(电子图书150万册),外文纸质图书1.54万册(电子图书50.36万册),期(报)刊1418种,各类中外文数据库24个,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。学校现有教职工1454人,其中专任教师1050人。专任教师中,具有高级职称452人,占43.05%;博、硕士学位860人,占81.90%。拥有国家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人选1人,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,二级教授8人,江西省“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”人选、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人才77人。聘请2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学校名誉教授,柔性引进长江学者、千人计划学者、国家杰青等杰出人才9人。
学校设有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、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、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、工商管理学院、经济贸易学院、人文与艺术学院、理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体育教学部、士官学院、瑶湖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院(部),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386人,开设53个本科专业,在两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。本科专业中,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、教育部“卓越计划”专业6个(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计划”专业4个、教育部“卓越农林计划”专业2个)、省级特色专业7个、省级“卓越计划”专业6个(省“卓越工程师计划”专业5个、省“卓越农林计划”专业1个)、国际合作教育专业2个、一本批次招生专业4个。
学校现有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、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各1个。拥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8个,其中国家级平台3个、省级科研平台12个。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43项、省部级项目1158项,累计科研经费28306.63万元;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24项;发表学术论文3115篇,其中SCI/EI检索论文377篇;获省政府科技奖6项、省高校科技成果奖5项、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项。承办首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、第三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。学校是我国城市水土保持技术首创单位之一,承担水利部公益项目3项。水环境生态监测、河道污水治理、智能光纤技术等科技成果应用推广,社会服务经费达到6457.55万元。
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狠抓教育教学质量,强化优良学风养成,人才培养质量较高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九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毕业研究生获取执业证书比例超过50%、就业率100%。近五年学生荣获全国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、“创青春”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励376项。
学校秉承“自强不息、格物致知”的校训,坚持“围绕水科学、打造应用型”的办学理念,弘扬“开拓、勤奋、求实、文明”的校风,面向地方和水利行业培养了10余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为经济社会和水利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,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。